第八十五章 长风关战火
纪凡一个人潜入了长风关,与长风关守将取得了联系。
"季将军,长风关还有多少人?"
"除了那些受伤的士兵,目前可以参加战斗的大概三千人。"
"真是难为季将军了,凭借这么点人,守了这么久。"
"将军说的哪里话,这长风关本来就应该由我来守,如今还要麻烦将军救援。"
"满人现在围城的大概还有多少人?"
"一万五千左右吧,经过这些天的激战,他们也损失了不少人。"
"将军带来了多少人?"
"五千,其余的由狄元帅带着,随后会到。"
"我和将军合兵也就八千人,敌人是我们的两倍,这仗恐怕不好打。"
"是呀,可是不管咋么样,我们也要守住长风关,这长风关虽然是座小关,但是却是南下最后的关卡,不容有失,即使我们人少,就算是拼上你我的性命也要守住,否则我们就成了千古罪人。"
"早就听闻将军忠勇,今日一见果真如此,有将军和末将一起守关,末将什么也不怕。"
"将士们,这就是曾经打败倭寇的纪将军,他带人来救我们了,大家不要怕,我们一定可以杀退满人。"季长风转身对士兵们说。
"将军为何要深夜只身入城?"季长风又问纪凡。
"我想要与城内里外夹击打败满人,可是却不能将消息传递给城内,所以就一个人来了。"
"将军这恐怕不可,满人现在有一万五千人,我们不可能一时将他们歼灭,时间久了他们的大军会感到,到时候腹背受敌的就是我们,恐怕我们会被满人歼灭。"
"满人的大军离这里有多远?"
"八十里处,就有满人的五万大军。"
"看来季将军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八十里,一日就可以赶到,可是我们要想用八千人歼灭满人的一万五千人,恐怕少说也要三天。"
"是呀,如此下去,我军的大军不知能否赶来救援,敌人就来了。"
"季将军还是靠自己吧,我们的大军恐怕很难赶到。"
"这是为何,将军?"
"以后再慢慢告诉你吧。"其实纪凡心里也清楚,狄勇让自己用五千人救援长风关,这本来就是想要让他败了,治罪于他,所以纪凡知道狄勇很难回来救援自己,他也没打算指望狄勇。
"那我们该怎么办?"
"这几个门,哪里的敌军最弱?"
"南门。"
"大概有多少人?"
"四千吧,不过一旦有了战火,其他的人也可以迅速来增援。"
"如果我让季将军带着这三千人杀出南门,季将军可以做到吗?"
"这三千人守城虽然不行,但是想要从南门杀出还是没问题的。"
"不,你只可以带出两千人,有一千人要留下来。"
"将军越说末将越糊涂了,将军究竟准备怎么打?"
"我想给满人来个空城计。"
"既然是空城计,为何又要留下一千人,那不是让他们送死吗?"
"到时候季将军在城内埋好火药,尤其是那些可以驻军的地方,然后带着两千人杀出去。"
"可是满人会相信吗?"
"会,在一座小小的长风关他们就激战了多日,而且付出了很大代价,此时他们比任何人都想取胜,你若是带人出去,他们一定会以为季将军是弃关而逃了,他们最多也就是派人进城先看看,随后大军就会进城。"
"那我留在城内的一千兄弟岂不是必死无疑?"
"放心吧,他们不会死的,季将军可以让他们换上百姓的衣服,分散藏在百姓的家中,等到敌人进城安顿好后,他们就负责偷偷引爆事先埋好的火药,然后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城,此时城内一片混乱,我想满人也不会想到我们会杀回来吧。"
"将军好计谋,有将军在,胜过十万大军。"
"好了,季将军下去安排吧,我也该走了。"
"将军一定要小心。"
"放心吧,今晚三更我在南门接应季将军。"
"好,末将先谢过将军了。"
纪凡走了,季长风开始按照纪凡的计划安排了。
这天三更,季长风带着两千人突然打开南城门,夺门而出,打了一个满人措手不及。
满人见到城内忽然杀出了一对人马,十分奇怪,但是不明情况,他们也不敢轻易进城,所以就派人先进城查看,查看之后并没有发现什么,就大队人马进城了。
当满人正在为自己拿下长风关而庆功时,纪凡和季长风也十分高兴,满人终于还是中了他们的计。
这天夜里,隐藏在城内的大明士兵偷偷引爆火药,满人死伤无数,城内一片混乱,这一千士兵趁机夺下北门,打开了城门。
纪凡和季长风带人杀了进来,满人还沉醉在自己的庆功宴中,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大明的军队杀了个措手不及。
满人只有几百人仓皇逃出了撑城,其他的人要么战死,要么投降。
纪凡马上派人去报告狄勇了,希望狄勇能尽快赶到,他担心满人的五万大军随后就到,到时候恐怕再想守住长风关就更加不可能了。
"报,元帅,纪将军已经将长风关下的满人消灭,只有几百人逃走了。有三千多人投降了。"
"恭喜纪将军,回去告诉他,本帅会给他记功的,让他将俘虏全部杀了。"
"元帅,不可呀,俘虏既然选择了投降,我们就应该接纳他们,否则以后谁还敢向我大明投降?"张寿对狄勇说到。
"张将军糊涂呀,汉人的俘虏我们可以接纳,可是这是满人,他们一直仇视我汉人,又怎么可能真心投降,纪将军好大喜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你可不要跟着犯糊涂。"狄勇对张寿说到。
张寿实在不明白狄勇到底想做什么,但是他知道狄勇是不会听自己的话的,所以他也就没有再多说。
其实狄勇也知道不该坑杀俘虏的道理,否则日后满人都会誓死抵抗,因为投降也是一死,抵抗还有活下去的可能。但是,狄勇一想到自己原本想要治罪纪凡,如今非但没能治罪于他,他还多了三千人,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元帅,那我们是不是应该赶快去增援纪将军?"张寿问狄勇。
"张将军这是说的什么话,纪将军刚刚打败了敌人,哪需要我们增援。"
"元帅,纪将军虽然消灭了长风关下的敌人,可是敌人的主力大军没有受到多大损失,如果敌人以主力围攻长风关,恐怕纪将军很难撑得住。"
"张将军多虑了,满人刚刚大败,现在人心惶惶,士气低落,他们不会在这个时候攻城的。我倒是觉得他们可能以为我会和将军有同样的想法,急于行军,他们反而会攻打我们,所以传令下去放慢行军速度。"
他们的行军速度本来就不快,现在狄勇还让放慢,张寿算是看出来了,狄勇根本不想援救纪凡,可是他也没什么办法,只能自己着急。
狄勇马上写了一封奏折给朱允炆。他向朱允炆说,这次长风关大捷,纪凡虽然有功,但只有征战之功,至于出谋划策的全是自己,他把纪凡攻打满人的计谋说成是自己的计谋。
朱允炆收到狄勇的奏折后十分高兴,他心想这狄勇还真是个人才,用那么点人,就打败了长风关下的满人,他在朝堂上大肆夸奖狄勇,说他是个难得的将才有勇有谋,而且他还派人传旨给狄勇,表示嘉奖。
纪凡虽然知道狄勇恨自己,想要杀了自己,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狄勇竟然会让自己杀了投降的俘虏,这让他很是为难。这俘虏他是肯定不能杀的,可是如果他不杀俘虏,指不定狄勇会给他按个什么罪名,最后会怎么惩罚自己呢,毕竟自己此时只是他手下的一员大将,自己的生死就掌握在纪凡的手上。
纪凡原以为自己接受了这三千俘虏的投降,可以壮大自己的军队,来抵抗满人,可是没想到狄勇留了这么一手。
这三千俘虏,杀是不能杀的,但是也留不得,留下后只会给自己带来大祸。
纪凡想到了谷白莲,他想让这三千人去投靠谷白莲,白莲教上次损失很大,他一直放心不下谷白莲,把这三千人给了谷白莲,那么她就可以迅速壮大白莲教,纪凡也可以放心一些。纪凡写了一封信交给了他们中的一个人,让他们去白莲堂,找谷白莲,说她会接纳他们的。
这些士兵打了败仗,当了俘虏,如果回去,那么他们的主将肯定不会放过他们的,所以当纪凡让他们去找谷白莲时,他们也答应去了,至少在那里他们可以活命,这对他们来说就够了。
这三千人穿山越岭前往白莲堂,他们不敢走大路,害怕被狄勇发现。
长风关到白莲堂不远,两天就可以到了,他们来到白莲堂,将纪凡的信交给了谷白莲,谷白莲认得纪凡的字,看过后就收下了这三千人。
谷白莲没想到纪凡离开自己以后还一直替自己着想着,她感到十分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