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山大!
这就是安江如今内心想法的最真实写照。
眼前这局面,绝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这种捕风捉影、流言喧嚣尘上的情况,绝对不利于庐州,乃至整个皖南的发展,毕竟,纪维民可以说是庐州的灵魂人物。
这种情况,并不是安江的猜测,而是已经真实的开始发生了。
还有一些客商,原本已经快要谈妥的投资意向,也陡然变得谨慎起来,开始进入了观望状态。
这股流言蜚语之风,也刮到了省里,省首于庆志亲自给安江打来电话,明确指出,要求安江要以最快的速度厘清耿鑫的情况,要维护好庐州市安定繁荣团结的局面。
一秒记住
这一切,让安江心头沉甸甸的,压抑的难受。
但安江也明白,他既然选择了来庐州,既然坐在了这个位置上,那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和压力。
安江还在去办公室的路上,就接到了闫辉打来的电话,称有群众在接待中心门口要求见安江,询问安江是否能来接待群众。
“他们来问询什么工作情况?”安江眉头皱起,向闫辉沉声询问道。
闫辉闻言,便神情有些尴尬道:“最近社会上有一些关于纪书记的流言蜚语,群众反响比较大,也比较关注这件事情,所以他们想找您核实一下情况……嗯……您知道的,纪书记在庐州的群众中间比较有威望。”
【群众也介入了!】
苦涩的是,本来他就已经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客商们的双重压力,现在,群众压力再丢过来,那简直就等于是压上了三座大山。
“既然群众来反映问题,那就没有避而不见的道理,我过来看看,你们先做好接待工作,送点水什么的,不要激化群众情绪。”安江脑海中的思绪快速变幻,然后迅速给出了答案。
安江压下心头的重重疑惑,便让司机加一加速度,尽快赶去市纪委。
一看到安江的车子停下,闫辉看到车牌号,便快步跑过来,帮安江打开车门。
“群众情绪都比较稳定,不过我们让他们进会客室谈,但是他们怎么都不愿意,一定要在门口讲话,而且刚刚还放出话了,说见到您之后,让您给他们一个准信,他们才肯离开。”闫辉立刻向安江说出了情况的原委。
“初步判断应该是群众自发行为,没有看到有组织的迹象。”闫辉急忙道。
安江微微颔首。
“你是谁啊?”
而在这时,周围的群众也已看到了安江,再看到闫辉对待安江的那种谦恭态度,以及周围众人看向安江的敬畏眼神,立刻意识到安江应该是个领导,立刻围了过来,询问道。
“安书记,你好,我们终于把你等来了。我们来就是想跟你反映一件事情,纪书记是好官,你们可千万不要冤枉他啊!”
“外面现在都在传,说你们在查纪书记,要把纪书记扳倒台,是真的是假的?安书记,您不会做这样的糊涂事吧?您给我们一个准信吧。”
安江一道明身份,群众便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句,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老百姓的想法很朴素,你能让我过好日子,你就是好官,别的事情,其实没那么重要。
这一点儿,倒是真能看出来,纪维民在庐州的确是有着极为良好的群众基础,很受群众的拥戴。
可是,这个保证,他如何能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