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宫内。
清晨时,太阳初上梢头,一个小太监脚步匆匆从殿外进来。
到了太后寝宫门口,小太监张望了一眼,正巧有宫女路过,他便问道:太后可用过早膳了
宫女笑道:这都什么时辰了,太后已在花园散步了。
今日倒是好兴致。小太监也笑,应了一声,劳烦通报,圣上一会儿就到。
宫女点头应下来,转身便去了。
皇上到园中时,远远见着太后正坐在石桌边。她怀里抱着一只纯白蓝眼的狮子猫,那猫晒在阳光里,白得发光似的,浑身的毛都被顺得服服帖帖的,胖乎乎、暖洋洋地窝在人怀里。那猫本是谨慎的,此时听见有人来了也不躲,只懒洋洋地睁眼瞄了一眼,甩了甩尾巴,接着又不动了,眯上了眼。
皇帝上前行礼,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快起来吧。太后瞧了他一眼,将猫交到宫女怀里,这一阵子,好久没瞧见皇上了。
皇帝道:近来要务繁多,一直抽不开身;今日得闲,一早便来向母后请罪了。
太后也不是真要责怪,听此一言,那一点点不满也消散了。只见她一抬手,皇帝意会,挥退了丫鬟,亲自上前去扶,儿臣陪母后散散心。
甚好。
今日阳光不错,花园里正是秋景最佳的时候,一片片红枫如火,脚下是常青的绿叶,一步一景,丝毫不觉枯燥。
二人走了一阵,太后好似无意间开口问道:对了,上回听皇上提起的说亲一事,后来怎样了
皇帝本来心情尚可,一听这事儿,脑子就开始嗡嗡作响,唉……儿臣也未曾想到,第一回操办这事儿,就碰上了硬茬。
太后听罢,笑道:怎么,叫皇帝你头疼了仁章他莫非还想抗旨
皇帝叹气道:何来抗旨,儿臣到现在甚至连他一面都没见过。
太后奇道:这是为何他回京也不少日子了吧
皇帝说:赵洵这人太不知进退,刚到大理寺就要翻什么案,早不在京内。哼,谁知道他是不是要借着查案的机会跑去江南。
仁章从小做事就一板一眼,前几日还听人议论,朝中人都怕他太后想了想,道,不过他自幼也是在宫中长大,他那心气儿皇上也清楚。不管怎么样,哀家曾答应他娘亲让他好好成家立业。如今他胜仗归来,算算年岁也时候成家了,御赐姻缘一事,还得皇上你多费心。
皇帝点了点头,若论辈分,朕也能称他小叔,这事儿可由不得他任性。
太后闻言知道皇帝对此事上心了,也不再多言,轻拍了拍皇帝的胳膊,起风了,回去吧。
好。
与此同时,江南往京城的小道上,一小队精简的车马才刚刚上路。
赵洵几人骑马走在前面,后面驾着一辆小马车。
马车窗的帘子被人掀开了一点,云歌从后面露出一个脑袋,她看了一眼周围,这么一会儿时间,江南镇已经被他们丢在了身后。
云歌看了一会儿,有些依依不舍地把帘子放下来,回车内坐好。
一抬头,就见姜慈正瞧着她。此时马车里只有她们两人。
云歌:看我干啥。
姜慈道:你要是舍不得离开江南,现在下车也来得及。
也不是舍不得,就是一想到这些日子发生的事,颇有些感慨而已。云歌一想到自己差点把小命交待在这儿了,还有些后怕,这会儿才想起来问,对了,你们那时候怎幺正好在那
姜慈实话实说,我有事想问你,就去画舫老板那问了你的住处。
云歌惊讶道:凤无双怎知我住哪!
她也不知,只是说了个河坊街,我们打算自己去找的。
哦,还好还好。
姜慈见云歌松了一大口气,仿佛是远离了什么洪水猛兽,不由联想到凤无双的样子,疑惑道:凤老板虽是有些经商手腕,不过看起来也不似不讲道理的人,大家都是女子,你怎么这样怕她
云歌闻言一愣,又看她一眼,忽然严肃道:讲不讲理暂且放在一边,但有件事你是不是不知道
什么
云歌凑过来,在姜慈耳边悄悄说了几句,然后又撤远一些,看姜慈反应。
只见姜慈一瞬间瞪大了眼睛,结结巴巴道:你、你是说……凤……是、是男……
云歌点了点头。
姜慈目瞪口呆,她一个从新世纪来的人,听到这消息虽然不至于大惊小怪,但一想到自己曾和对方面对面交谈过却毫无察觉,这一瞬间,她对凤无双甚至有些肃然起敬了。
不过他也就这么个令人不解的爱好,人还算不错。云歌说了两句,又看了姜慈一眼,道,你不会是一个人去问的吧
姜慈摇了摇头。
云歌了然道:和那个赵洵话说他真是那个新上任的大理寺卿就是说书的经常说的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小侯爷
姜慈不知道说书人是如何说的,却是很想知道赵洵本人听到这些话会如何反应。她问云歌,你知道他
提到赵洵,云歌如今都有点佩服自己,竟然敢在那个赵洵眼皮子底下作祟,可真是太有能耐了。
云歌道:哪有人不知我只是没见过本人罢了,要是先前知道,我也不敢……
姜慈看她一眼,不敢什么不敢半夜去竹屋,还是不敢在画舫上编故事
说到这儿,云歌也反应过来了,姜慈他们去找了凤无双,必然也是为当日画舫一事,既已聊过,那么云歌当日隐瞒画舫实情一事,姜慈他们也一定知道了。
云歌当初想的是随便找个理由搪塞过去,然后找个地方躲起来,让姜慈他们找不到,这事儿也就这么过去了。谁想到几日过后,自己不仅和人家同坐一辆马车,不久之前还被人救了一命,此情此景,倒让她有些坐立难安了。
于是云歌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道:我那时不知你……不过我所说的大部分都是真的。
哦大部分姜慈笑笑,那小部分是……
我当时只负责将你接到船上,也不知道具体任务是什么。只是船行了一阵,突然来了几个杀手,你们在外面缠斗起来。云歌道:你也知道,我只会点轻功,当时那场面把我吓坏了,什么也没想,赶紧找了个机会逃到岸上。
我躲起来看你们打了一阵,你特别厉害,那几个杀手都不是你的对手。但后来画舫撞到了暗礁,你们在船上才经过一场恶战,压根没有防备此事,最后一同落入水中。
我在岸上等了好一会儿,看到那个护卫将小姐救了起来,两人往山那边去了。接着我又等了好一阵,水上一点动静都没有了。
云歌说着,顿了顿,我不知道你是从别的地方上岸了,还是没上来,后来我又回到船上,也没找到你的影子,就以为你已经……我又怕凤无双问起此事,后来将画舫送回了码头。
姜慈惊讶道:原来还有杀手
云歌点了点头,我也觉得奇怪,不过那些杀手一个活口也没留,你们来之前,我还回去看过几次,什么都没发现。
姜慈听完,一时沉默,云歌以为她不信,道:这次可全都是真话!我那时看到你没说实话,只是有点怀疑你是不是被人顶替了身份,毕竟我亲眼看到你落入水里。
姜慈点了点头,所以你才跟到竹屋来,想确定我到底是不是姜慈。
嗯,毕竟你当时和官府的人一起出现,我还以为是针对我来的呢。话说到这,云歌又联想到眼下情况,不由感叹道,真没想到你会和赵洵一路,而且发生了这么多事,你还执意要回京……哎,你真的要回去
姜慈叹气,这问题你这一路也问了十几遍了。
云歌急道,你说你记忆受损,这些人记不清也就算了,但京城是个什么地方你不会也不记得吧那些人都当你已经死了,江南镇那些见过你的也都没活口了,风声没到京城,你本还能逃过一劫,但你倒好,偏偏还要再跳回去!我看你不如找几个敲锣打鼓的,沿着街边走边喊,好让所有人都知道你姜慈回京了!
姜慈没将她的话放在心上,只问:你当真不知那个‘主公’是谁
这问题你也问了十几遍了。云歌模仿姜慈的语气道,我就是个接应你的小喽啰,在京城时都是另有人传话,其他人连面都没见过,更别说主公了。
姜慈又问:那你之前,听说过我吗
云歌犹豫了一下,又伸出头去看了看外面,方才悄悄道:我只有所耳闻,听说过你出身王府。现在想想,当初那位与你随行的小姐,莫非也是王府中人看上去身份颇为尊贵。
姜慈心想,她这说的小姐应该是晴华。在剧本里,晴华确实是王府的郡主,这点不假。
但是放眼陈国,王爷也不止一个。姜慈试着问道:那个王府
云歌低声道:安亲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