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病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天涯无乡 本章:探病

    赵洵和郭越说完,随即也要走,郭越便紧随其后。

    大人您等……

    话音未落,只见前面的身影晃了晃,郭越一惊,大人,您这是……

    赵洵没答话,只是脸色忽然变得很差,他咳了两声,刚要开口,忽然又咳了起来,只见他偏过头去,呕出一口鲜血。

    其余三人都吓了一跳,郭越心道不好,连忙上前将赵洵扶住。

    大人大人!!

    ………

    赵洵嘴角一片殷红,他最终一句话也没说出口,只感到再也撑不住,彻底昏睡了过去……

    与此同时,黑夜中,一个黑衣人的身影来到了京城中一户大宅院外。他轻车熟路且身手敏捷,轻巧一翻,便进入院中。

    这个时辰,后院一片安静,院里只有一间屋子还亮着灯。黑衣人便直奔那屋子而去,还是和往常一样,在窗沿上轻敲两下。

    不多时,屋中晃过一个人影,来到窗前,却没开窗,只道:怎么这么久才来消息

    黑衣人开门见山道:赵洵忽然病了。

    赵洵那人惊讶道,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黑衣人答:就在今晚,刚才探子来报,侯府忽然派人找郎中去了。

    赵洵这两日做了什么

    他这两日好像是休沐,都没去大理寺。

    怎么可……话说一半,那人好像忽然想到了什么,难道还是在江南时所受的伤那几人给他下的毒

    目前看来是此毒无疑,这毒寻常大夫解不了,他从江南一直拖到现在,恐怕伤势已经相当严重。

    屋里的人很畅快地笑了起来,不错,是个好消息。其他人呢

    黑衣人道:大理寺最近没听说有什么案子,赵洵大概是身体原因,也不怎么出面了。对了,前几日从宫里回来之后,他又去了安亲王一趟。

    去王府了嗯……估计是宫里的旨意,毕竟王府还有婚约在前,他也不能完全不管不顾。那人又问,他那两个狗腿子呢

    他们二人行动和往常一样。监视的人看郭越几乎都在大理寺,常超还是大理寺衙门两边跑。

    常超又往衙门跑什么

    衙门人手不够,找他帮忙。前几日集市人多,常超跟着去处理了一些小口角,不过很快就散了,近两日也没再听说有什么动静。

    上回那两个祖孙呢她们还在京城

    在。但没什么特别的,她二人基本都待在宅院里,偶尔会叫马车出行。大人,这两人还要盯吗她们看上去也不认得别人,平常也不见有什么来往,会不会真是刚到京城

    先撤了吧。那人道,现在主要任务是盯紧侯府和大理寺。

    是。

    小侯爷的府中很少有这样忙碌过。入夜时,府中灯火通明,常超先办妥了郭越传信告诉他的事宜,接着匆匆赶到,看见郭越和姜慈他们正坐在厅中等待。

    常超忙问:怎么样了

    郭越道:从宫中找了太医来,正在屋中医治,方才好像醒了一次。

    常超叹了一口气,在旁坐下来,又问:我方才来时,见侯府周围盯梢的人好像多了几个,你们来的时候没被发现吧

    没有,本来我们都在别院。多亏了姜姑娘和云姑娘,她二人以祖孙的身份驾车出行,半路上换了侯府的车,这才没引起他们怀疑。郭越解释道,不过以防万一,云姑娘还是先驾车回去了,姜姑娘帮我一起将大人带了回来。

    常超点了点头,今晚过去,他们应该会紧盯侯府了。

    姜慈在旁问道:侯爷的伤到底是……

    常超听罢,便将当初在江南镇时大夫告诉的话转告给他俩,我以为大人回来便会抓紧时间医治,没想到……

    说到这郭越也是无奈,上回大人还跟我说静养便可,这这这……估计也是糊弄我呢!大夫说他积劳成疾,这哪是静养能养出来的效果!

    正说着,厅门外传来脚步声,几人转头看去,是老管家回来了。

    郭越赶忙上前,太医走了那大人他如何

    李管家道:太医说侯爷身中之毒难解,还要等他回太医院研究研究。还说侯爷这两日需要静养,再四处奔波,这伤只会好得越来越慢。

    郭越气道:哎呀,这话真该叫大人自己听听,我们说了都没用!

    管家也叹气,一切都得大人醒了再说。诸位这么晚了,还没用晚膳吧,小人先去叫厨房准备一些,请在此稍后。

    常超客气道: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

    侯府中平日里也没几个人,李管家年纪大了,哪熬得住;大理寺那边还有要事要处理,郭越和常超不能久留,姜慈索性留了下来,帮着照顾。

    京城里藏不住事,侯府夜里找来太医的事隔天一早就传开了,而赵洵这一睡,大概是要把他数日奔波的觉一并补了,一直不见醒。

    半夜时,姜慈换了李管家去休息,她左右无事,便从房中书架上取了一本书,边守着赵洵边看。

    这一看,没注意时间,只听屋外鸟雀声阵阵,姜慈抬眼一看竟然已经天亮了。

    她看了赵洵一眼,人还没有醒的迹象,她便准备去换李管家来,只不过刚起身,却见李管家已经脚步匆匆来了。

    哎呀,姑娘,不好了。

    姜慈愣了愣,问:怎么了

    李管家忙将姜慈拉进屋中,道:太后派人来看望侯爷,一会儿便到了。

    这倒是完全意料之外,姜慈道:那我赶紧去别处……

    不成,人已经进府了,你眼下要是出去,肯定能被撞见……情急之下,李管家想了个主意道,不如姑娘就待在屋中,来人问起,就说是侯府新来的丫鬟

    一时之间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姜慈只得应下,李管家这边交待完了,又匆匆去招呼来客。

    怪不得李管家说来不及,这边他才出门,姜慈就听见不远处传来说话声,人已近在眼前。

    但是皇宫之中耳目众多,姜慈担心自己身份暴露,总不能直接以此面目示人,但时间紧迫,要在这短短时间易容成他人模样更是天方夜谭。

    姜慈在屋中团团转,最后在怀中一摸,摸到了那方丝质的小帕。

    这或许能勉强一用。

    刘公公随李管家来到赵洵屋门前,正欲推门而入,冷不丁从边上伸出来一只手,他转头一看,是李管家将他拦住了。

    刘公公不解,这是何意

    李管家恭敬道:小人为公公开门,不劳公公。

    李管家声音很大,喊得屋里屋外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刘公公不疑有他,只是外边上躲了一点,李管家精神真不错。他说着,又听屋里毫无动静,便问:侯爷还未清醒

    李管家上前开门,回话道:尚未,太医也没说个准话。

    别急,等我回去禀告太后娘娘,她老人家定然要给太医院那边施加些压力的。

    李管家忙欠身道:那就有劳刘公公了。

    公公微微一笑,好说。这便踏入了房中。

    赵洵的屋子如他这个人一般,看上去十分低调,一眼望去,几乎没有奢华之物,是再普通不过的一间卧房。外间书案上还摆放着几本书没收拾,里间的隔帘还未拉起,屋子里很暗。

    屋子里安安静静的,只有轻微的呼吸声,刘公公往里走,李管家跟在后面帮他掀开帘子,刘公公刚踏入卧室,这才发现床边竟然还坐着一个人!

    哎哟!刘公公吓了一跳,往后退了两步,李管家也跟着往后退了两步。

    那人好像是在床边打了个盹,这下也被惊醒,看情况来人,立刻慌慌张张地起身行礼,小、小人这便告退……

    刘公公眉头微皱,一双眼睛是何其精明,当即就将人拦下,慢着。

    姜慈站住不动了。

    刘公公瞧着面前这姑娘,衣衫简朴,看上去年纪轻轻,面上却蒙着一层面纱,让人看不清样貌。

    刘公公奉太后旨意前来看望,一来确实是担心赵洵伤势,毕竟好好一个人,在外征战时没出什么事,怎么刚一回京却倒下了;二来,太后早就听说赵洵多年不在府中,又喜欢清净,所以府里的人都被他遣散的差不多了。太后便想借此机会,送些人到侯府上。

    这会儿,赵洵房里却多出了这么一个人来,刘公公一瞧,好嘛,这是有人照顾着呢,这叫他怎能不在意。

    你叫何名

    姜慈看了李管家一眼,管家也不敢说话,紧张得额头上都沁出汗来。

    姜慈低声道:小人叫阿岚。

    刘公公好像已经完全忘记自己是来干什么的,听姜慈说完,更感到稀奇,转而去问管家,没见过这丫头呀,你们侯府多少年没进生面孔了怎么这会儿来了个新人

    李管家擦擦汗,顺着话道:小人年岁大了,府中有些事情照顾不周,阿、阿岚来府中确实帮了不少忙。

    刘公公问:什么时候来的

    姜慈道:来了有一阵子了。

    刘公公一挑眉,有一阵子

    李管家在旁补充道:有一两月了,最近宫中繁忙,公公您不得空来坐坐。因此从未见过她。

    也有道理。刘公公又仔细端详姜慈几眼,奇怪道,但为何府中独有你戴着面纱,不易真面目示人

    姜慈道:小人面上有疾,不便示人,还望公公谅解。

    刘公公瞧着她,更是奇怪了,越是想不通侯府怎么挑了这么个姑娘来因此多了几分疑虑,摘下面纱来。

    姜慈后退半步,摇了摇头。

    刘公公道:好呀,倒是要咱家亲自来看看。

    话音刚落,见刘公公伸手过来,李管家大气不敢喘,心说坏了。

    姜慈要想避是能避开的,但如此一来,定然会暴露身手,只好站在原地不动。

    那面纱本就松松系着,此时落了地,姜慈那张脸暴露在屋子里本就不明亮的光线里。

    在面前两人震惊的视线中,姜慈微微一笑,大人可看清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去世后,成为侯府第一戏精》,方便以后阅读去世后,成为侯府第一戏精探病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去世后,成为侯府第一戏精探病并对去世后,成为侯府第一戏精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