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浣月溪 本章:父子

    殿内霎时慌乱起来,太子妃当机立断站出来指挥,“快将贵妃娘娘扶到偏殿!你们两个,去请太医!”去的是太子妃和萧贵妃各自身边的贴身侍女。

    大家心知肚明,贵妃若是真怀上了,除非九个月之后瓜熟蒂落发现是位公主,否则势必会给太子造成不小的威胁,至少在生下来之前都会是东宫心里的一根刺。

    弘文帝面上是掩饰不住的欣喜,只匆匆留下一句让太子招待好宾客,自己便直接跟去了偏殿守着萧贵妃。

    这一出接一出的大戏真真是精彩,众人看得意犹未尽,还有不少官员家眷表示想去探望贵妃娘娘,却在太子这儿碰了个软钉子。

    “贵妃娘娘为宫宴操劳多日,今日突发身子不适提前离席,可这是意外还是人为还要等掖庭查证。

    ”李承明大马金刀坐在席位上,不紧不慢地说道,“诸位想留在宫中,莫不是想助掖庭一臂之力?”一番话引得几位夫人神色变幻,连忙各自找了借口告辞。

    她们都是些不谙朝堂之事的贵妇人,万一自家老爷真的掺和进来了,岂不是引火上身?霎时间,宾客们走了大半。

    有人还嘀咕,太子殿下这是要替贵妃出头?被旁边人狠顶了一下胳膊,“本朝重孝,贵妃再怎样也是太子的庶母,难不成要昭告天下他巴不得这胎生不下来?”这才悻悻然离开。

    庆安长公主懒得管这些腌臜事,直上前向太子请安告退,李承明一把扶起她:“姑母,孤瞧着永乐面色似乎不太好?”“是,前些日子出去贪玩,可能是受了风寒,我正打算带她回去好好休息。

    ”长公主立马接上话茬,抬手招呼永乐过来。

    永乐扶着桌案站起身,腿一软差点摔倒,幸亏广平眼疾手快把她拉住。

    她哭丧着脸,紧紧抓住程曦的手:“曦儿,我…我有点害怕,你陪我一起吧。

    ”程曦远远望向祖母那边,几位老夫人正聚在一起说着什么,想来也无暇顾及自己,便搀着永乐一起过去了。

    “太…太子哥哥……”永乐微微福身,李承明见她都快哭出声来了,心里也是一阵不痛快。

    他最是厌恶靠和亲来作为外交手段的,鄂罗小国打不过大明,光会使这些恶心人的手段。

    想要求和,不乖乖地送质子过来,还想求娶本朝的公主郡主?真是做梦!这么想着,面上自然也是不甚好看,程曦看着太子殿下越来越黑的神色,轻声问好:“臣女给太子殿下请安。

    ”李承明回过神来,头一回仔细端详面前的少女,如沐春风,这是他想到的第一个词。

    以前,他听到的都是关于程曦各式各样的描述,什么将门之后、温婉贤淑之类的。

    父皇更是直言,娶了她就几乎等于把程家的兵权收回来了一半,好像这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块行走的虎符。

    李承明点点头,没有再看她。

    本来几乎可以确认的事,现在八字没了那一撇,别引起些闲言碎语,还耽误了姑娘家。

    程曦见状也不打算多客套什么,轻声安慰了永乐几句就去找程老夫人了。

    回府的马车上,祖孙二人紧握着彼此的双手,相顾无言。

    程宣作为礼部官员,则是得继续留在宫中,协助查探宫宴上的意外。

    对许多人来说,今夜注定是无眠的。

    长公主在府中独自灌下一壶闷酒,脑海中满是宫宴上的那个身影,而另一个院子里,永乐正蒙头在被子里为自己未知的将来痛哭。

    翊坤宫内,萧贵妃摸着平坦的小腹,身边的侍女端来一碗黑乎乎的汤药。

    弘文帝坐在御书房,朱笔悬停,桌面上是晋封皇贵妃的圣旨,墨迹未干。

    广平在闺房里擦拭着惯用的长枪,确认它光洁如新后又重新收回箱底。

    将军府的练武场上,尹怀远正练习着剑法,随时准备奔赴下一趟征程。

    瑾兰苑的房门在夜晚悄悄打开,林心芸沐浴在月光下,享受着久违的清新空气。

    程宣还在守在麟德殿偏殿,身边的人被接连带走问话,他摩挲着腰间有些陈旧的香囊,心中止不住的不安。

    ——————程宣是在半夜回府的,中常侍仔细询问了宫宴筹备的分工,确认他只负责了宾客名单的部分,便让他先行回去了。

    弘文帝身边的福禄公公特地在殿外等着,将他一路送出了宫门。

    “程侍郎,皇上命奴才在此守着,专程护送您出宫。

    ”福禄一张白面圆脸,在深夜砖红色的红墙下,着实有些吓人。

    程宣不敢托大,只客气地道谢:“多谢圣上体恤,辛苦公公了。

    ”他全身上下掏了掏,拢共几两碎银子,一股脑都塞给福禄,对方推脱几下便半推半就收下了。

    收了银子,福禄面上的笑容更真诚了些,凑近程宣低声细语了几句,一直到可以看见宫门前的侍卫,他才拉远了距离高声道:“奴才还得回去复命,天黑路远,程侍郎多加小心。

    ”深夜露重,程宣拢了拢衣襟,从一排等候中的马车里找到带有国公府徽标的那辆,叫醒沉睡的车夫,这才打道回府。

    第二天一早,程曦便接到祖母的通知,让她到松晖堂去。

    程宣和程老夫人坐得齐整,程曦赶紧上前告罪,让长辈们等着自己倒是不像话了。

    “无妨,昨日定是吓着了吧。

    ”程老夫人和蔼地招手让她到自己身边来。

    程宣摒退了其他下人,只留了宋嬷嬷和如意在屋里,“曦儿,为父想让你独自去一趟外祖家,你可愿意?”一时间,程曦有点摸不着头脑:“外祖家?没记错的话是在历城?”她本就因为昨日的变故有些心慌,原定赐婚和放权太子的旨意均没有下发,说明圣上对太子或程家已经有了猜忌,又或是两者皆有。

    紧接着鄂罗使者求娶永乐,贵妃见红,父亲被留下询问,桩桩件件都不是小事,一场宫宴不知打乱了多少人的计划。

    程曦担心这一去历城来回怎么也得一个月,若是这期间家里出了什么变故……还是说本就是父亲祖母察觉到什么,想提前将她送走?可能是表情过于凝重,程老夫人看出了她的担忧,便捏了捏她的脸蛋,温声解释道:“是你外祖母的望六寿,我这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你爹近来也有差事在身,只得你代表国公府去一趟了。

    ”外祖母……程曦想到那些信,垂下眼思索了一会儿便答应了。

    她也想去看看,究竟是怎样的母亲,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女儿。

    ——————御书房内,李承明正听着两位尚书的唇枪舌战,百无聊赖。

    兵部尚书义正言辞,“皇上,这鄂罗使臣完全就是挑衅!且不说直接当众求娶郡主殿下,此乃逼迫之举,那些所谓的贡品更是不值一提,拿些不值钱的玩意来打秋风罢了!”“不值一提?刘尚书好大的口气,若是拒绝和亲,可就只有开战了,损耗的兵马、粮草从何而来?”户部的唐尚书翻了个白眼,只知道打仗的老东西,没点脑子。

    两位针尖对麦芒,其他人均作壁上观。

    “此次若是同意了,下次对方继续狮子大开口怎么办?”□□差点破口大骂,一句“你懂个屁”就在嘴边,看见龙椅上的那位面色不佳,这才忍了下来。

    唐英不慌不忙,“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平息战事自是上策,若是对方得寸进尺,再打也不迟。

    ”“你懂个屁!”“行了!成何体统!”弘文帝这才出言阻止,眼神警告了已经准备脱靴子打人的刘尚书,瞥见一言不发的太子,询问道:“太子呢?有何想法?”“父皇,儿臣以为刘尚书所言甚是,此战迫在眉睫。

    ”李承明站起身,弯腰作揖。

    屋内静得只听见呼吸声,几位大臣低下头不敢说话。

    自太子问政以来,一直以怀柔之策为主,甚少有这般激进的时候。

    “哦?为何?”“儿臣以为,鄂罗此番来访,实乃试探我大明朝的态度,若我们一味以礼相待,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

    ”李承明抬起头,和弘文帝对视着,眼神毫无闪躲。

    “和亲带来的和平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有了退让之意,鄂罗定会变本加厉试探我们的底线。

    ”弘文帝沉默片刻,“那依太子之见,该由谁出兵讨伐鄂罗?”“儿臣略表拙见,具体事宜还是要由父皇定夺。

    ”李承明恭敬地低头,不再作答。

    凝视着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弘文帝终究还是心软了,让其他人退下,又叫太子到自己身旁。

    “昭儿,昨日没有宣布让你辅助监国,你可怨父皇?”他拉住儿子的手,好似他们只是一对寻常父子在话家常。

    听见父皇叫了自己的小字,李承明微微放心,孺慕地看着他:“儿臣不敢,也不会。

    儿臣明白,您总是为我考虑的。

    ”两只手交握,弘文帝看见自己的手苍老、布满褶皱,而太子的年轻有力,不免叹息:“朕老了,只有你一个孩子。

    ”“你是朕亲自教养长大的,我想为你将路都铺好……可总有些不长眼的,想挑拨我们父子!”说着说着,他咬牙切齿,浑浊的双眼逐渐锐利起来,似乎真的想到了谁。

    李承明跪坐在他身边,这下是真的动了感情,“父皇,您对儿子的好,我都明白。

    您必会千秋万岁的,到时候还要继续教您的孙子、曾孙……”弘文帝见他双目通红饱含泪水,心里更是一阵热流涌过,其他人均是觊觎李氏江山的臭鱼烂虾,只有他的好儿子才是正统!窗外传来几声鸟叫,惊醒了沉浸在温情中的父子俩,弘文帝拍拍太子的肩膀,“朕知道你是个好的,昨日还知道要帮永乐解围,你姑母一大早便来谢恩。

    ”“父皇最是疼爱永乐的,不论和亲与否,都不该在大殿上被那蛮夷之人折辱。

    ”李承明颇有义愤填膺的感觉,瞬间将这顶高帽扣回到皇帝头上。

    哪怕是自己的亲姑母,长公主的恩情二字,也不是他能受得起的。

    而且,他和姑母说话的时候,父皇不是已经去偏殿了吗?李承明在低下头自嘲地笑笑。

    “好了,你去忙吧。

    ”弘文帝端起茶杯,发现茶水已经凉了,扬声唤福禄进来。

    李承明从福禄手上接过新沏好的茶,双手奉给皇帝,这才告退。

    走出御书房的瞬间,听见另一侧窗框传来细微的响声,李承明目不斜视一路走回东宫。

    这都深秋了,还有布谷鸟的声音,父皇可是把他当作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傻子了?他展开袖中的字条,看完便顺手扔进了香炉里。

    “皇贵妃,旨未发。

    疑程,勿动。

    ”“贵妃娘娘见红一案,已有眉目。

    ”样貌普通的男子跪在御书房内回话。


如果您喜欢,请把《娘娘她说要当大女主》,方便以后阅读娘娘她说要当大女主父子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娘娘她说要当大女主父子并对娘娘她说要当大女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