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日,萧棠寸步不离潇湘殿。
待朝贡会重新举行,她也称病缺席,未有现身。
由于先前那一出出插曲,她低调些也正合了今上的意。
坤宁宫为了面子上过得去,还大手一挥送来了不少冬虫夏草,美其名曰让她好好养着身子。
来送药材的内侍宫人成列出入,潇湘殿上一回那么热闹还是七八年前的事。
与之相反,常常照拂潇湘殿的东宫却不知怎么没了动静,吴年再也未来过,魏珣也并没有再召她的意思。
瑞雪觉得奇怪,不免想东想西,在萧棠身边念叨。
萧棠戳了戳她的脸:“我能多休息几日再应付太子,还不好吗?”萧棠对朝堂了解不多,但也知道前朝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皇帝偏宠贵妃与幼子,魏珣的储君之位虽然一直稳当,却并非全然无患。
魏珣晚些见她,正好留足了时间让她好好绣一个香囊以作答谢。
萧棠未受过名家指点,但宫中有专门教导公主琴棋书画与女红的司坊,她跟着学了几年,倒也有模有样。
她手指灵巧,绣艺自不差。
但苏绣精细,穿针引线时需要慎之又慎,一个不留神便会被刺破手指。
雪白的指尖陡地冒出豆大的血珠,萧棠习以为常地放在唇边轻抿了下,抿掉血珠后继续布线行针。
她并非表面上那般怜弱,早习惯了这些没什么大不了的疼。
一旁的瑞雪却心疼得很,嘟囔道:“都怪奴婢只会做粗活,不能替殿下代劳。
”而且,“殿下,要奴婢大言不惭说,你随便绣绣以表心意就好,不必这般精益求精。
太子有天底下最好的绣娘,也不缺潇湘殿这一个。
”萧棠:“可潇湘殿只给得起这一个。
”除了这点还过得去的绣艺外,她唯一拿得出手的便只有这副身体。
上回在马车里遭魏珣误会玩味,回想起来已经让萧棠羞得无地自容。
若非魏珣召她,她一点都不想再主动去见魏珣。
瑞雪哑然。
“……算啦,先放着,”少女放下针线,“一时半会也绣不完,不如先去御花园散散心。
”今日风和日丽,御花园新芽初绽,本是个闲游的好去处。
然而没走几步,女子们嬉笑打闹的声音便打破了宁静。
“前面亭中好像是长宁公主、六公主与她们的伴读等人,”瑞雪低声道,“殿下,右边正好有一条小径,咱们绕行错开吧。
”作为天家血脉,那群公主自幼就不屑于与萧棠为伍,萧棠也乐得清闲,与她们井水不犯河水。
不过今日似有不同,她刚准备绕行,就见长宁公主身边的侍女三步并两步走过来,福身道:“淳和公主,我们殿下有请。
”说着请,言辞却没半分恭敬,直接以身挡住了萧棠的去路。
瑞雪:“殿下大病初愈,恐会过了病气给长宁公主——”侍女无视她,对萧棠重复了一遍:“淳和公主,我们殿下有请您过去。
”瑞雪沉不住气,脸色一下子变了。
萧棠拍了拍瑞雪的手,跟着侍女走到了凉亭下。
长宁公主居主位,左右众星拱月似的陪她说话调笑。
原本是一派言笑晏晏,瞥见萧棠过来,不知怎的,一个二个都默契地收了声。
沉默持续了好长一瞬,长宁公主才像是反应过来有人来了,望向亭外那道纤细的倩影:“淳和姐姐来了?快坐,还不快点给淳和公主倒茶。
”她语调轻快,一瞧就是被宠爱着长大的姑娘。
事实也的确如此,长宁公主才刚及笄,是皇帝最小的女儿,在众位皇女中最受宠爱,母亲因她连年晋位,如今已是四妃之一。
萧棠在席末落座,长宁公主问:“姐姐怎么还带着面纱?”萧棠:“咳疾未愈,不想给旁人过了病气。
”长宁公主笑道:“我还以为是姐姐想遮掩住美貌,免得再遭哪个外邦人惦记。
”有人接话:“我从前倒不知道,原来蛮夷喜欢的是淳和公主这般模样的女子……”她未说完,其余人都轻轻笑了起来。
一双双眼睛投向萧棠,像在无声地对她评头论足。
燕京女子最崇尚端庄典雅,萧棠却完全相反,生得娇艳,又常年病歪歪的没个正形,除了粗野的蛮夷,还有谁会明着追求她这样的女子?这般无声的奚落,萧棠经历过不知道多少遭。
她佯装不察,直直望向长宁公主:“可汗只是念我为江南人士,想请我替他介绍江南织品,陛下也并未下旨命和亲。
”她往旁边无人处瞧了一眼,蹙起秀眉,愈发忧心忡忡:“众姊妹还请慎言,免得叫有心人听了,以为长宁妹妹在假传圣旨。
”长宁公主一下子坐直,嘴角的笑瞬间没了。
可萧棠脸色苍白,黛眉忧愁,看起来像是真担心她,教人不好当场发作。
“没根没据的流言,以后不准再胡说了。
”长宁公主装模作样地斥过身边人,才看向萧棠:“那我前日听说太子哥哥替姐姐说了情,此事应当不是流言吧?”萧棠心头一哂。
原来一反常态邀她小聚,就是为了这个。
也对,若非她与太子殿下扯上了关系,这些人哪里会把她放在眼里?让她坐在末座受她们奚落调笑,已经是破例给她的殊荣。
“我从前没见姐姐同太子哥哥说几句话,还以为你们之间不大熟悉。
没想到太子哥哥这般疼你,”长宁公主撑起脸,“不像我,他都还未过问我的婚事。
”魏珣不止是她们的皇兄,更是储君,是当下文人典范。
他哪怕是随口夸了一句旁人的诗作,那人转眼就会名声大噪,成为燕京贵人们的座上宾。
他若对哪个庶妹的婚事上心……“妹妹多想了。
”萧棠还是同一副说辞,“和亲乃是两国之好,太子在意的是国事,而非我的私事。
”长宁公主轻飘飘地反问:“太子哥哥先前没有私底下与你说过什么吗?”萧棠道:“我与太子并不相熟。
”长宁公主不说话了,她身旁另一人反而开了口:“太子殿下一贯宅心仁厚,又是菩萨心肠,替淳和公主说话也在情理之中。
”“是啊,不论如何,淳和公主的父亲到底是战死沙场的老臣……”长宁公主笑了下,道:“也对,太子哥哥微服私访时见到路边乞丐老妪都会施以援手,况且是淳和。
”萧棠眼也没有抬一下,直接道:“我还病着,先回去歇息了。
”离了凉亭,尚未走远,身后人便继续议论起来。
她们丝毫不避讳着她,又或者就是有意让她听见:“……想也不可能,她不过就是个孤女,哪来的手段从中周旋?”“何况就是再有手段,也不可能周旋到东宫那儿去。
”“只不过是运道好些,父亲有个名头,太子殿下慈悲为怀,惦念着她父亲,帮衬了一句话而已……”直到走回潇湘殿,瑞雪终于忍无可忍:“长宁公主未免欺人太甚了!”萧棠倒不在意:“以前不也如此。
”在皇宫中长大的人怎么会不爱争,争谁的衣裳头面华贵,争谁的封号特别,争谁得了父兄的宠爱。
况且,魏珣不止是她们的兄长,更是太子,是文臣之首。
他能给她们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
魏珣既然说她是忠臣遗孤,不论皇帝信与不信,但旁人是绝不敢再随便往她父亲身上泼脏水。
“我今晚挑灯绣完这只香囊,你明日拿去给吴年,再托他谢过太子殿下。
”萧棠瞥了眼瑞雪,戳穿了她的心思:“半句不可提我手上的伤。
”“……奴婢明白。
”…………太子常居东宫,此间处处都随了魏珣的秉性,琼台玉阙,兰庭竹室,置身其中如踏仙境。
吴年疾步穿过游廊,将回屹使驿的密信呈到太子桌案前。
魏珣眼也没抬一下,继续看着手中残缺的案牍。
此时不该多嘴,只应该默默退下。
可吴年想着袖里的香囊,踌躇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将香囊也呈到了男人手边。
魏珣瞥了一眼。
吴年见状,立即道:“奴才正好碰见潇湘殿的侍女,寒暄几句,从她手中得了此物,她说淳和公主对殿下感激不尽,无以回报,特地连夜挑灯做了一只锦鲤纹的香囊……”魏珣并未打断他,吴年却敏锐地察觉到周身气氛的凝滞,声音越来越低,到最后没说完就直接跪了下来:“殿下恕罪。
”头顶上的声音分外冷淡:“你倒跟母后一样有闲心。
”吴年脊背一僵。
他头也不敢抬,看不见魏珣的表情,只听见轻轻一声响,香囊被随手扔入炭笼之中。
火焰一下子窜得很高,男人的嗓音十分平静:“无关紧要的事情,不必呈到东宫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