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云往风飞 本章:第十五回

    晌午时分,迎春正倚坐客栈窗边,指头微微挑着窗纱,偷偷望着那底下的街道。

    但见街道两旁有货郎摇着拨浪鼓引逗孩童的,有剃头匠挑着条铁“唤头”的,有卖凉粉敲着铜碗邀客的,其中更兼的是人来人往、车马喧阗,都是些她不曾看过的新鲜景致。

    不由得一时间看痴了。

    忽闻扣门声响,惊得她指尖一颤,窗纱瞬时掉了下来。

    “是我。

    ”门外传来逐英的声音。

    她方才心下稍定,启门相迎。

    但见逐英衣袂沾尘,神色匆匆:“可方便进来?”贾迎春侧身让过。

    关上门后,逐英道:“方才客栈的老板娘和我说你要寻些针黹,是衣裳破了么?可还方便出门行动?”迎春摇摇头,垂首低声道:“前日里我见你定客栈、买吃食都是要花银子的。

    我思来想去,也不过只会一些闺阁手艺。

    先前看见姊妹家也有做针线补贴家里的,便想着话未说完,却见逐英连连摆手道:“不是不是,哎呀不是不是。

    谁带你出来是为了钱的?”他急得又拍了下额头,道:“啊呀!不是说这些的!我上来原是为了和你说,我们得即刻往沧州去。

    你可有什么要带的?”迎春环顾空荡客房——那日仓皇出逃,连妆奁都未收拾,只得摇头。

    逐英便将后背挂着的蒙纱帷帽取下,递给迎春道:“你且带上这个,把头蒙严实了,我们下去。

    ”迎春依言打扮,遂跟着逐英走至客栈后院的马厩处。

    马厩中除却逐英的白驹外,另有骏马三匹。

    其中两骑上坐着二位陌生少年,正笨拙地调整鞍鞯。

    “这二位是日后要和我们同行的,褚梅之、蒋玉菡二位兄弟。

    ”逐英引见道。

    迎春遂与二人彼此见礼。

    “前日教了你半日的骑术,可还记得?”见她颔首。

    逐英遂笑了笑,随即用手托起迎春的臂膀,将她送到了马上。

    逐英随后翻身上马,踢了踢马肚子,扬鞭道:“随我来。

    ”四骑遂在城中纵马穿街过巷,直到城门方才缓行。

    但见城墙巍巍,守卒正在严查往来。

    逐英率先下马,搀迎春落地后,四处看了看,与早上买通的商旅头子笑着问候道:“镖旗插稳了。

    ”这才示意众人跟随,混入后便随着队伍浩浩荡荡出了城门。

    谁知他们刚出城门,便传来了大批嘈杂声响。

    褚梅之回头觑了一眼,却是大批的京畿铁骑。

    而那扇厚厚的京师城门,轰然便在他们身后闭合了。

    未时三刻,探春携着本批注好了的《论语》往宝玉处去。

    甫入院门,却见唯有袭人独坐窗下,正打着五色花络子。

    见探春来了,袭人忙放下手中的绣绷子,起身相迎道:“三姑娘来的不巧,宝玉被冯大爷请出去吃酒了。

    ”探春闻言拧眉,道:“他今早回来后温书了?可曾说了几时回来?”袭人道:“今早儿他把送林姑娘的物件带回来后,归置回去倒用了半日功夫。

    之后便在那儿长吁短叹的念诗。

    ”说着她指向案头:“诺,还摆着呢。

    后来临近晌午,茗烟便进来和他说冯大爷请客的事儿,这才丢下来出门去。

    ”探春移步案前,见是唐寅的一首《世情歌》,其中有几句着重备注了:“古今兴亡付诗卷,胜负得失归松楸。

    清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

    ”她不由的冷笑道:“倒是有许多闲情逸致!”将这纸掷回桌上,转身对着袭人道:“今儿他回来,你可得盯着他把二百字的功课写完。

    ”袭人连声应着,她这才出门回去,走得裙裾生风。

    谁知刚回屋里,便见赵姨娘正拉着大丫鬟侍书闲话。

    见她回来,赵姨娘却不知怎地,半点好脸不给,直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扭过脸道:“正经兄弟,读书习字倒不关照,倒上赶着巴结那些金贵人!”贾探春登时拧眉道:“青天白日的,姨娘又说起这些话不着际的话来!”“前些天老爷让环儿学,怎么不见你教他?”赵姨娘将那案台一拍,道:“宝玉挨了打,你倒巴巴的上去陪读了。

    人要你陪不成?三番五次的去,也不带搭理你的!亲兄弟不看一眼,倒是爱贴别人的冷屁股!”探春气的发抖,道:“我却不知兄弟还分什么正经不正经!更何况环儿本比二哥哥小五岁——父亲前些时候才说要让二哥哥去应试,可让环儿去应试不曾?姨娘这般攀扯,又有什么道理?”赵姨娘却又道:“环儿的鞋子袜子可见你动了一针一线不曾?前些日子你倒是把好料子都做给宝玉那里去了!横竖好料子也来不了我那儿,便连你胳膊肘也往外拐!我十月怀胎把你生下来,却有什么用?如今还没出阁就这般外道,往后攀了哪些高枝,怕便是连娘姓什么都忘了!”这番话恰似淬了毒的针,扎得探春脸色煞白,眼泪噗嗖嗖直掉下来,道:“我是天生该做鞋子的奴才不成?老太太、太太给我的料子,我闲时便做一两双,爱给哪个兄弟,就给哪个兄弟。

    我略和太太、宝玉走的近些,姨娘就来说这些话,说给谁听呢?谁不知道我是从姨娘肚子里出来的!”她忽然一跺脚,发狠道:“娘不娘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只有太太一个母亲!”说着便不管赵姨娘的反应,一气跑了出去,直到湖边方才停下。

    探春呆坐湖边青石之上,半晌方觉手中仍紧攥着那卷《论语》,信手翻开,恰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墨字如真,刺得她心头一痛——她虽常日里嘴上都是对着赵姨娘“姨娘”“姨娘”的称呼,却又如何能真正忽视母情?这“敬而不违”四字,恰对着她方才的顶撞。

    她看的气苦,便又翻了翻,却是:“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用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不由嗤笑两声,笑声未落,书上却已湮了两三点湿痕。

    抱书独坐间,忽闻“扑棱”一声,抬眼却见一只飞鸟掠过枝头,转瞬飞越高墙,直往蓝天去了。

    飞鸟早已不知踪迹,她却仍望着那粉墙黛瓦,久久出神。

    却说时近亥时,浮云闭月,夜色如墨。

    迎春一行人逶迤行至拒马河畔。

    逐英哨音高唤,不多时便隔水来了渡船。

    老船夫撑篙近岸,眯眼打量道:“这般时辰?客官往哪里去?”逐英抱拳笑道:“劳驾,我们往曹县去。

    只是”说到此处,他摇了摇头,压低声量道:“我等行踪,还往船公您遮掩则个。

    这四匹马,除却这白驹,剩下这三匹权作船资,如何?待我们到曹县时,还望您帮我们找个私贩盐船载着我等往沧州去。

    ”船夫闻言又打量了逐英几眼,接着看了看马,随后笑道:“好嘞。

    船小易翻,老夫先把这马带着运到隔岸安置,再来接应。

    ”又指逐英道:“小郎君随我走一遭。

    ”逐英笑应,便随这船夫交接一趟,又回来接上迎春等人,便开船顺流去了。

    众人奔波一天未有休息,上船后靠着行李倒了一片。

    逐英取出干粮分与众人,又将新置的水囊递给迎春,道:“新买的。

    身上怎样?可还撑得住?”贾迎春自幼锦衣玉食、娇身惯养,如何受过这般奔波之苦?此刻腰酸背痛,股间更是有着火辣辣的刺痛感。

    然她却只字未提,只是默默摇了摇头。

    便接过那粗粝的干粮,一口一口的借着水慢慢咀嚼下咽。

    余光瞥见身侧二人,亦是默默不语的下咽吞食。

    夜色愈浓,众人都在倚着包裹休憩。

    褚梅之却悄悄从船舱出来,坐到船尾上。

    未几,船帘子又被掀开,原来是蒋玉菡看他出来,遂跟着出来。

    褚梅之半躺着,歪了脸瞟了眼蒋玉菡,便又回首迎着那江风。

    他的发带早在路上不知颠的丢哪儿去了,他却也不再系着,放任青丝随风舞动。

    蒋玉菡默然的往他身边坐下。

    二人方才坐好,却见船帘子中钻出了一颗小小的脑袋往外看着,却是迎春。

    蒋玉菡看到了,抿了抿唇,轻声道:“姑娘若是晕船,也出来吹吹风罢。

    ”见到迎春起身后他便上前搭了把手将她拉起,接到船尾。

    褚梅之回身打量了下迎春,道:“初见时我便想问了。

    姑娘你这通身气派,绝非寻常人家。

    不知因何与我们同行?”见迎春面露迟疑,他自哂道:“姑娘莫怕,我二人不过是忠顺王府里逃出来的玩物罢了。

    ”迎春闻言,飞快的扫了眼褚梅之,烫人似的又避开,低声道:“我是荣国府的”她正说着,却突然被褚梅之打断了。

    那人轻呼一声:“好大的月色。

    ”蒋玉菡与迎春随声望去——原来云破月出,清辉尽泄。

    江天如洗,星垂四野。

    又有风簇长波,滚的江面碎银万点,万里无际。

    一时俱寂,三人皆望着这天地。

    ——这他们平生初见的,浩渺天地。


如果您喜欢,请把《女儿传【红楼群像】》,方便以后阅读女儿传【红楼群像】第十五回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女儿传【红楼群像】第十五回并对女儿传【红楼群像】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