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 活色生香有菜谱!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粉红小白菜 本章:第 60 章 活色生香有菜谱!

    渝州城东

    鲜于昱归府的时候,管家已经在门前等着,扶人下车,“二郎君,今次拜访可有修炼心得?”

    “所得颇丰。九峰山确实是仙人福地,不负此行。管家辛苦,劳您多日打听了”

    一路进府,鲜于昱面容肃穆,手中拂尘纹丝不乱,在加上他又是一身青衣道袍,与府中花团锦簇的装饰格格不入。

    二进门的时候,鲜于昱脚步一顿,“三叔可在府中?”

    “管家道:“在的。午后有家中掌事来对账,这会儿应该还在书房呢。”

    鲜于昱听到‘对账’二字,知晓三叔是忙,忍下心中不愿,道:“劳烦您传话,就说我有事同他商量。”

    “哎。”管家应是,心里想:郎君自府城来此,素日只关心求仙问道,同自家郎主并未别的交往,怎么今日竟有事商量?

    他心里好奇是什么事儿,面上老实地将人送回院子。

    一如他预料,昱郎君径直进了丹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回到家中,天已经擦黑,渐渐有凉意上来。

    赵玲珑接过崔昫递来的披风,内里还带着他身上的暖意,她不由瑟缩一下,“回去路寒,记得吩咐厨间送一碗姜汤。”

    崔昫将她掩在披风里的发丝勾出,乖巧地点头,“我记下了。”他手上动作停一下,眼神扫过一旁杵着的侍女,“香海堂的樟树近日有绿苞长出,想来很快就要开花了。”

    花已经开了,赏花之人却不在府中

    她明白他的暗示,“这么说你父亲愿意让你入赘了”

    崔昫摇头,目光锐利坚定,“你我的婚事,只看你我。”

    旁人做不了主。

    她扣住他不知觉抚在自己发髻的手,“要不要得娶你”或是出降,“且先看我阿耶意思。”

    说完,转身入府。

    等着那一抹身影消失在大门之后,崔昫才回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她方才话语是允了?

    赵父不过是托词罢了。

    他无声一笑,翻身上马归府时,比以往更要急切——

    管家迎他入府,从他面上浅笑猜出这一日必是见了玲珑女郎,“郎主,今日出门可顺心?”

    廊下种着矮浅绿松,一路过去,松香清淡,崔昫点头算是应答,“庭院有些冷清,明日叫花奴种些牡丹。还有,后廊下的池塘里抱些金锦回来”

    一路进府,上到亭中栽植,下到书房安置,事无巨细,样样安排。

    管家听地愣,还是一样样记在心里,临了见郎主还在盯着香海堂箱装沉思,道:“郎主,这里的安置都是按照玲珑女郎喜好的,也要变动嘛?”

    崔昫看了下左边的隔间,忆起玲珑素日忙活的事儿,“将后厢的廊坞开得阔些。”

    廊坞阔了,若是玲珑发懒不愿出门,外间管事汇报,也有地方等。

    管家听出几分意味,试探道:“咱们西苑是要迎来什么好事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崔昫回头看他,在管家注视下一点头,“不必张扬,先把家里安置妥当。”

    哎哟,这可真是好事呀。

    说是先安置家中,瞧着方才吩咐下人的架势,婚事必然是胸有成竹了。

    管家乐呵呵地点头。

    一向安静的西苑很快传出几分喧闹,机灵的小厮侍女来回走动,面上一派喜气。

    很快便是清明

    隐庐时节新推出了青团小点,一并推出还有承接外包席宴的消息。

    席宴一向各府各家厨房自行做事。那些锅灶忙不过来的,都是小民贫家。

    试问,哪一高门敢用外边的食脍?

    一来,人手杂乱,内府随意走动,徒增麻烦。二来,各府谁家小厨房还没个手艺不错的厨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隐庐新推出这外包席宴的消息一出,不看好的声音层出不起。

    看热闹的天天盯着隐庐门头上的板子数。

    第一日,无人下单。

    第二日,板子空着,依旧无人下单。

    到了第三日,哟,终于有了第一行字。

    看客凑近前一看,低声念叨——“承接城东鲜于家包家宴流水席五日”

    嘶,四下一静。

    了不得了。竟是鲜于家做了隐庐的第一单!

    城里谁人不知,新开的‘新·川味观’乃是鲜于家的庄园。

    赵与鲜于两家庄园齐头并进,一时颇有几分箭弩拔张的争斗架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若是鲜于家将自己的家宴承包给赵家,岂不是自认自家手艺不如人?

    怀着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赵玲珑客气地将鲜于家管家送走,浑不在意四下打量和嘀咕,“食学馆出来的早在隐庐轮流上过勺,手艺味道上必然不会出错。”

    但是,“高门做宴,请的人身份不一般,吃食忌讳各不相同,端上食案的东西口味亦或是原本食材,需要调整。同鲜于家交接的时候须得认真,不要出错。”

    “徒儿知道了。”杨启年恭敬道。

    之前食学馆的事情便分在了杨启年名下,他还以为内里培训之人只在赵家自己的堂店做事,时间久了难免觉得发挥受限。

    这几日忙活着外包席宴的事情,虽是以隐庐的名义,但实际办事的都是食学馆中培养的厨子。

    他忙着出菜谱,又忙着调整内里人员配置,小厮取笑他夜间发梦都在说锅灶干不干净的事情。

    忙点好,一忙起来,人心里才踏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自己赚来的银钱,花起来,腰板更直。

    一想到不久火热的生意,杨启年禁不住呲牙花,“还以为没人办咱家的席宴呢,却不想一来就来个大的。”

    面前人神情自若,浑无一点得意,外边人说赵家菜赢了鲜于家,好似对她没有丝毫影响,“赵家菜外包席宴,鲜于家先做客,嗨是不是那日九峰山茶宴,请了鲜于家二郎君,这才”

    “确有其因。”赵玲珑点点头,“今日鲜于家来时便说明了,是他家昱郎君推荐的。”

    他们所在乃是食学馆的外堂,身处此地仍旧能听到内堂剁菜、锅碗瓢盆相碰时的脆响。

    杨启年起身将茶釜移开,长柄茶勺舀满一碗茶汤,递到对面。

    空气中顿时充满葱姜的气味,赵玲珑不适地皱起眉头,“世人时兴煮茶吃,总是加上葱姜,八角之类的,吃起来热乎身子。我们都是做厨子的,平日里试菜品咸淡便罢了,吃茶都这么重口,真是苦了舌头了。”

    杨启年喝了一口,咂摸一下,又伸手捏了一把薄荷叶进去,“我还是喜欢煮茶。煮入味了,便当成饭汤,算是一顿食。”

    她眼睁睁看对方还舀了一小勺椒油,顿时觉得不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垂首凝神,手中是杨启年提上来的一册食图,内里翻页竟是丹青,翻一面便是一张栩栩如生的赵家菜,她看了其中一张蜜汁猪脚,被那富贵亮眼的色彩吸引,顿觉晡食的菜式。

    “你这食案册子但是有新意。请的是何人描摹,竟如此入神。”

    这可是他新近的得意处。

    杨启年呵呵一笑,“我有一好友,素日喜爱丹青,奈何家中日子清贫,无甚银钱采买颜料。那日我邀请几位好友吃宴,他便在其中。吃得那道椒麻鸡后,归府作图了。我瞧着画的不错,便请他在册子上做了食材图。”

    不过颜料之类的支出,便是从食学馆中所出。

    “我瞧着这图册菜单子倒比墙上木板方便。”她来回翻着着,“若是这位郎君得闲,便请他多作几本吧。”

    吃过隐庐菜式的老客上门自然知晓哪道菜的样子,但是新客上门全凭其他桌上和小厮的推荐。

    有了这活灵活现的菜本子,不论是外包亦或是堂客,都一目了然。

    如此两人商议过几件杂事,食学馆外包的雏形基本核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鸡叫三声后,李大郎起身穿衣。

    妻子帮他收整衣领,看天色尚黑,便道:“去豆腐工坊的路偏,你且不要急,万莫像昨日那般跌了脚!”

    妻子温声絮语中,李大郎迷蒙的神志终于清醒几分,见小厮已经亮起灯笼,“晓得了。昨日是不小心,今日一定看路。”

    一两句话,他便急急出门了。

    家中豆腐工坊刚扩建,新来的伙计总是笨手笨脚,一连好几锅豆浆都翻锅,不是糊了就是酸了。

    李大郎已经盯着好几日,再加上堂店生意也忙,他一人周全不来,昨日起晚,又心急伙计犯错,这才不小心摔了。

    李夫人见他还是那副匆匆样子,眉头皱着,“叫他慢些,总是嘴上应承,却不好好走。”

    她吩咐另一侧的小厮,“你快去。跟上去瞧着,可别再摔了。”

    到底年纪大了,若是有了好歹,可怎生是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小厮应是,急急撵上去。

    侍女贴心,见廊下有风,取了一件披风给夫人,“夫人爱护郎主,郎主在外奔波时,心里都晓得。”

    成婚十数载,她自然知道自己丈夫是个老实憨厚的性子。

    一想到丈夫奔波是为了一家老小,她忧中带着幸福。

    可惜想到住在东院的婆婆,那点幸福便又缺了个角儿。

    指下是柔软滑腻的绸缎子,她眼神闪过感慨。

    去岁公爹过世后,又是分家又是分铺子,一家人眼瞅着要上破船过日子。

    也不知搭了哪一家的佛祖耳风,这才入了赵家人的眼,重新把家中的豆腐堂经营起来。

    他们大房因为赵家前后的风言风雨担惊受怕,几度风雨终于站稳脚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翻年一过,因为去岁赚了不少,丈夫也肯费钱钻研祖宗留下的老方子,原本只做井水豆腐,后来又得豆干、豆皮两物。

    豆腐须得每日现做,一但做得多,酸了臭了,自然当废物。

    可豆皮、豆干却经得起放,尤其是豆皮,只要放在干燥的地方,便是一月过后取出,仍旧可食用。

    这可一下子开了新山门。

    家中生意越做越好,那赵家掌柜来巡店的时候,更是提出新店子——可将工坊所出的豆干、豆皮,以一定数量为限制,稍低价格出给‘走郎君’。

    所谓‘走郎君’便是贩夫走卒。

    有的人家并没有手艺,有的地方路远吃不到想要的东西。

    他丈夫甫一听闻顿时灵光大现,同账房先生好算计几日,这才愿意扩建工坊,多找伙计,将批发生意做起来。

    可不嘛,他家现在也是有账房的人家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眼瞅着日子红火了,不顺心的东西也闻着味凑上来了。

    分家后念叨着‘人挪活’的小叔子用卖了铺子的钱置办了酒坊。谁知他并无甚好的酒方子,出品下等,甚至还水兑,叫人家发现后,原本就一般的生意,顿时江河日下。

    他过得不好,做哥哥的却越来越富贵。

    听了外边人对李家豆腐的夸耀,脸皮不要,顿时求上门,非要大房顾念兄弟情,将豆干、豆皮生意分给他,让他去做。

    当时分家时候,怎么不说说兄弟情?李夫人心中暗恨,奈何婆婆心软,没几日便当了说客。

    真是老糊涂!

    她就差直呼出口。这几日丈夫在工坊中忙得昏天黑地,人眼看着都瘦了。

    做娘的不关心,穿了金带了银,就会干嚎丧。

    这么一会儿出神,方才被使唤出去的小厮已经归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得知丈夫已经平安到了工坊,她才松了口气,天色还早,回去还能补个回笼觉。

    转身看到东边的朗庭时,顿了一下。

    丈夫是个孝顺心,心里不愿意和小叔子多话,顾忌着婆婆的面子,屡屡退让。

    既然如此,那她这个做妻子的,便做个坏人吧。

    若是那老糊涂再痴缠,便叫她搬走,同那‘心肝’一块过去吧!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女膳祖(重生)》,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女膳祖(重生)第 60 章 活色生香有菜谱!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女膳祖(重生)第 60 章 活色生香有菜谱!并对大唐女膳祖(重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